直播(08:30开始) | 海天宣——新血管新技术研讨会

2025-01-22 12:54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进入了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各种腔内治疗新技术、新器械的出现和应用大大促进了血管外科的快速发展,然而新技术从出现到成熟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新器械的合理规范使用对取得最佳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都至关重要。为了提升临床医生对新技术、新器械的掌握情况,进行规范化应用,降低手术失败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主办,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承办的“海天宣——新血管新技术研讨会”将于2023年12月26日至27日在线上和三家线下共同举行。


本次会议特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谷涌泉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包俊敏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赵志青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陈剑秋教授担任名誉主席;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陆清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戴向晨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连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及主持嘉宾。会议邀请国内多位血管外科精英专家参与讨论和点评。


本次学术活动既有精彩细致专业的讲课,又有海天宣三家医院专家手术团队进行现场手术演示,还特邀国内精英专家对手术细节进行相应讨论和点评,从多维度多视角为大家带来临床新技术新思路。


2023年12月26日至27日,邀您共同参加海天宣——新血管新技术手术研讨会,将学术和实战演练相结合,增长治疗策略新思维,提升血管新技术的掌握,期待和您在线下或云端相会。


大会主席:陆清声 戴向晨 郭连瑞

执行主席:郭连瑞

2023.12


会议日程


直播链接及二维码

网页端直播链接:(会议结束后可进入同链接回看)

https://tku.ink/71df


直播时间:

2023年12月26日至27日(周二-周三)


直播二维码:(扫码即可进入直播)

名誉主席


谷涌泉教授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国际血管联盟IUA前任主席、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IUA-C创始主席、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前任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组长。

同时兼任Vascular Investigation and Therapy杂志主编,《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 Angiology杂志专家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生物工程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的编委。

承担十五、十一五(主持)和十二五年国家863计划(主持)、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以及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是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和北京市医管局“登封”人才。目前承担多项国家(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研发计划1项)和北京市科委等研究课题。目前拥有科研经费1882万元。

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8年荣获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参加专著编写20部,并主编8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



包俊敏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下肢动脉学组副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分会副会长兼下肢动脉学组组长、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擅长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糖尿病性血管疾病及其他动静脉阻塞病等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及手术治疗,尤其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2017年获得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赵志青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及野战外科教研室名誉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颈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兼颈动脉疾病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全军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长。《外科理论与实践》、《中国血管外科杂志》、《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军队院校育才银奖,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留德归国,师从著名血管外科专家Muller-weifel及Dieter Raithel教授,对血管外科动脉狭窄性疾病、动脉扩张性疾病,以及静脉血栓性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颈动脉疾病的诊治,如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等,在颈动脉狭窄手术及微创治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4部,参与实施了国内第一例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



陈剑秋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主任
从事肝胆胰疾病、胃肠肿瘤、血管、介入放射学等方面的医、教、研工作47年
曾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做关于“肝胆胰、器官移植、腹腔镜、血管疾病”的访问学者
在天津市率先开展 “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大动脉腔内治疗”、“乳管镜的检查”,已完成“常温下无血肝切除”、“国人24小时胃PH节律的研究”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等多项科研成果
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11名
受聘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顾问,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特聘教授,多次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第七届理事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常委


大会主席及主持嘉宾


陆清声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党支部书记。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际血管联盟青年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总干事、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管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国际腔内血管专家协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协会国际委员,中国外科年鉴血管外科专业主编,介入放射杂志(英文)副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JEVTM国际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院访问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获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获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以血管外科为专业,以主动脉疾病的诊治、VTE防治、血管腔内介入机器人研发应用为专业方向。擅长复杂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微创腔内治疗,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颈动脉疾病及其它复杂性血管疾病诊治。

提出“空间反转法”体外预开窗腔内治疗主动脉弓疾病,提出“Oversize 0-5%”移植物选择标准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提出“瘤腔蛋白胶填充”方法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发明“Castor分支支架”,发明“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提出“血管疾病诊治精准微创腔内时代”理念,创办“新血管大会”。第一申请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项,负责实施国家“863”“十一五”专题项目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0余篇,总影响因子195.5,包括第一作者发表于JACC及Circulation杂志。发表中文论著268篇。主编专著10部,参编专著1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二等奖,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技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5项。



戴向晨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外科学博士学位,美国南卡大学及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德国莱比锡Park医院、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高级访问学者;首届天津名医、天津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学术带头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学科领军人才、新世纪人才。

承担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17项,其中主持国自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天津科技局重点支撑项目1项。

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天津市引进新技术填补空白项目2项。

发表SCI50篇、国内专业期刊100余篇。

兼任天津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兼血管外科学组组长、天津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大血管专委会主委、天津心脏学会副会长兼大血管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促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会职务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等多个中英文血管外科领域杂志编委及review editor等。



郭连瑞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周血管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会下肢动脉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肢体保全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工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委会血管外科专委会 全国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腹主动脉专委会委员;

国际静脉联盟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医师分会主髂动脉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介入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编委。


科室介绍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1989年,系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学科目前拥有高级职称9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7人。目前拥有1名二级协会主委、5名三级委员会主委、6名三级委员会副主委。拥有住院床位42张,专用DSA室2间,教学DSA 1间,介入教学模拟器2套,实验室4间,具备先进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条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前沿工作聚焦在主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上,尤其是主动脉弓部及内脏区体外开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牵头成立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动脉疾病诊疗中心,并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同时在血管外科的其它领域不断开拓、进展。科室目前开展临床试验20余项,完成及运行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华系列文章数十篇。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余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是我国成立较早的血管外科中心之一,是血管疾病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中心之一。目前开放床位60张,年门诊量2万多人次,年均手术量3000余例,拥有介入导管室两间,杂交手术室1间,201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卫健委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2018年获批首都医科大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同年获批成立了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老年糖尿病足联盟和国家老年周围血管联盟。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0项,省部级课题15项,获批课题经费共9千余万元,完成了17项各期临床药物研究,其中作为PI负责的药物临床试验9项,承担8项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教学方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主编国家级统编教材4部,举办国内和国际血管疾病治疗各类学习班50余次,参与人员共计20余万人次。